因为信息量实在太大,所以尝试对其中一篇做了一点整理,推荐你们读读看。
我其实不大看杂书,倒不是鄙视,就是提不起兴趣。最常看的,从初中的动漫杂志到高中的工具书,这些书大多有一个特点,文化艺术程度没那么高。 选择走艺术,其实是一条迷茫路。当时觉得摆在我面前的、擅长做的有二事,其一就是艺术,其二是编程,可能在后者的天赋上我相比较于其他大多数同龄人更有优势一些,具体体现在我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以及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相比于同班同学来说)。但是,我主观上并没有选择这一条路,尽管最后我还是阴差阳错的到了一个编程的专业。 没有选择编程,主要是我觉得每天只能面对个电脑实在太无聊了,和人之间打交道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很能让大脑的奖赏回路分泌多巴胺的事情。 总的说起来呢,在这一期间,我算是五型人格主导、一半四型人格为辅。 但一切都会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当结束了在杭州为期一年的gap year了之后),在这两个方向上,我都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以及在兴趣爱好的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想,这可能就是我要准备开启2.0时代的信号了。 只要是改变,那就都不是什么容易事。简单写写心路历程,也算是对过去的我一个交代,他总要被画上句号的。
铁凝的《对面》和林培源的《小镇生活指南》都尚且读到一半(想一口气读完未免太考验我的心理承受力了),写作手法上两本书各有千秋,前者更飘飘然更通灵,后者更纪实更具体。 90的尾巴,读起这两本书来,多少都会觉得有些陌生,鉴于《对面》所处的时代离我更为遥远,对《小镇生活指南》的共鸣感更强也是一件必然的事件。他们都在写小人物的故事,戏中人过的那个时代那样人生都谈不上完美或漂亮,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像你与我在这个时代一样,平庸。 爱情是摆在商场奢侈品货架上的展示品,婚姻成了寻常人家的柴米油盐。此等荒唐却稀疏平常之事,自古以来都是悲剧的起源。 大多数人都要一辈子生活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之中,要有婚姻,要有孩子,要有孩子的另一半……哪一件事都不简单,哪一件事都太简单。轮轮回回之中,时常容易搞不清现在自己在过的是谁是哪年的人生。 窗台的对面,他嫂的蜕变,蓝姨的断指,或许都在抵抗着被安排的一切。 或许大家受够了平凡,也会在某一刹那选择不平凡的瞬间,可在大多数平凡的日子里怎么过?我想,大概最优解或许是善良。
月刀谋权篡位,发动一场政变,曾经鼎盛一时的太阳帝国也败下阵来,平日里月刀养的那些食客知道,现在已经是他们的天下了。 中年男子从平凡的房间里走了出来,顺手也带上了门,门锁和钥匙的碰撞一如往常。穿过弯弯绕绕的隐秘小巷,他只为了来到这间浴池。 他早早听说这家浴池来了一只水灵灵年轻貌美的学生妹,心里其实心痒难耐已个把礼拜了。他匆匆淋过不干不净的水,急迫得在欲望的温床上等待孵化。 软绵绵的声音在中年男子心头山包上燃起森林大火,压抑的捕食者动物本性跳动而出,上演了上亿年的经典舞台剧又要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重复演出。 浴池门外,路过一只老鼠,吱吱吱不知是什么响声。 这只杀红了眼的捕食者,想起白日里女儿从他身前走过最后与他坐在沙发的同一侧,飘过只属于年轻女孩的秀发的味道,想起他趴在二楼窗头看女儿和男孩轻轻的吻别拥抱,想起他看到女儿受了委屈的样子,想起他在卫生间看到的那团红红的火,想起轻飘飘的长裙子底下白花花的大腿,想起每一声娇嗲,想起指尖的触感,想起和她独处的每一瞬间……他终于可以合理的释放这种本能。 已然找不见老鼠的影子,男子正吞云吐雾的看着眼前背对着自己着衣的十六七岁,一朵明显略显疲惫满身露水的小花。 在平行宇宙里,同样还是那位中年男子,他正在床边默默得守着看着熟睡的女儿,没有人知道,他们竟一同笑了起来。
做任何事都一样,我很少花百分百的气力。 一方面是因为不费力气就能做成一件事或者比其他人做的更好,这是一件很酷的事。另一方面,花了大量的力气,结果还没别人做得好,这很容易让我产生挫败感,与其陷在无尽的自卑中,还不如用这种“我没做好 是因为我没用全力”的想法宽恕自己。 但这样也不总是好的……互联网和信息这么发达,在一个领域中,很快就能发现几个同龄人在相同领域中远超于我的,自然也明白,这些人本身天赋和智力都不逊于我,又加上自己不“努力”。 或许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许这是个bad idea,毕竟大都市里的竞争这么激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中测试的视频NCLC标签是(9-13-9)*NCLC标签的对应属性你可以在BBC的Github上找到一个能修改NCLC Tags的project,在这个project上有个readme.md,上面有很详细的内容。 图1是开启HDR Video(P3 ST-2084)ICC后Mac OS中 Finder和FCPX对HDR内容的映射画面图2接上图是FCPX的全局画面图3是FCPX的浏览器画面图4是Timeline上的缩略图图5是在「P3 ST-2084」ICC下使用系统自带的截屏得到的画面 HDR Video(P3 ST-2084)并不是Mac OS默认的ICC文件,默认的ICC是P3 1600nits的那个。(在这个默认的ICC下 大概是不能通过QT正确显示NCLC Tags为9-13-9的HDR视频的) 根据之前验证Rec.709画面显示的经验得出来的“果式逻辑”和“果式流程”,当你修改系统ICC为「P3 ST-2084」,我们应该可以使用QT正确监看到NCLC标签为9-13-9的HDR视频(如果我没弄错的话)。 受限于Apple Store的Demo机器,无法联网下载VLC验证我的想法,更别说达芬奇了(Airdrop了VLC的DMG之后又因为Demo机器系统权限问题无法播放 难道说需要我下次厚着脸皮带自己的MBP去测试?!哭)。 另一方面,当我使用系统默认的那个ICC,我得到了一个“观感很奇怪”的画面,这大概是对我猜想的一种并不确凿的印证。 如果基于以上猜想和逻辑都正确,接下来就能推测出一些挺有意思的结论。 1、Mac OS下的HDR并不会全局提亮(无论是哪个ICC),只针对于HDR内容会有此效果(就如RayTao老师说的那样),所以会看到应用和系统的UI亮度被明显的“限制”,看起来就跟灰色一样。 关于这点无论是使用「P3 ST-2084」还是「P3 1600Nits」都一样(不过个人感觉「P3 ST-2084」下系统UI更灰暗一些 更像是被限制在100Nits ,而「P3 1600Nits」下感觉更像是500Nits该有的样子。不太严谨哈,有小概率是我的错觉。 2、根据图1、2、3、4可以看到,HDR内容在FCPX的监视器、浏览器、乃至Finder中都显示的是相同的画面,它们都能被正确映射。 但是,唯有Timeline上的clip缩略图不能被正确映射,这说明了,在处理HDR内容时,苹果对于图片的处理还有些没到位的地方(图片并没有NCLC机制…
这一次的新冠无疑是2020年的开头一棒,全国性的禁足让每个人都在家闷的慌。互联网的热点只有一个——疫情,这对于娱乐至死的当今互联网来说,还真是少见的事。 自4G时代开启,自媒体的门槛极大的降低,自然自媒体的数量也是蹭蹭的往上涨,加之微信这样国民级的应用,每一个人都有将信息与个人意志传向四面八方的能力。信息传播从未有时代像当今一样如此迅猛。但同样,万物具有两面性。信息高速传播的背后也隐藏着很多黑暗与风险。无法甄别信息的真与假、过激的言论这些都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想要完全杜绝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也不是无可作为,“新闻”就是一把非常有利的武器。可惜的是,正如标题所说的,随着电视黄金时代的“过气”,真正的“新闻”也已经消失匿迹在“对外开放 对内紧缩”的信息高压中,悲观的说法,“新闻”已死。 这是一件非常让人悲伤且难过的事情,这好像捂住了你的双眼,你依然可以感知这个世界,可你很难分辨谁说的是对的,谁说的是错的,谁在骗你。 都说这个不可信,那个不可信,这么多不可信的背后,是不是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可以相信什么?答案是没有。真要说的话,是那些“优秀”的说“真话”的媒体人。可这就存在悖论了,你怎么知道他是可信的?所以,答案是没有。 官谣不纠,民谣不止。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当官方媒体开始因为种种原因说了一些错误的话,就不要指望着“自媒体们”的发言有多优秀,要知道官媒与自媒体天生就存在着一道永远跨不过去的“信息鸿沟”。当发现今天是这个自媒体在散播谣言,明天是那个自媒体在散播谣言的时候,就要想想是不是已经有人掉进了塔西佗陷阱里。想出来并不容易。 官媒一直在承担着他们本不应该发挥的作用——“强心剂”、“稳定剂”。无论是当初武汉疫情仍未爆发的“不会人传人”,以及现如今的“全民战疫”“医护人员加油”。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看,官媒的作用从未改变过,李文亮医生献身的意义并不大。在一些民众想要知道的具体信息,比如具体哪个环节仍然处于紧张的状态,医院的具体运转状态,医护人员的工作实况,关于病毒的最新进展,变异的可能性,预计疫情的持续时间等等……你从官媒那听到的多吗? 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总需要有人解答,总会有人解答,无论是真是假。 时间是对抗一切的武器,没有什么是时间不能解决的。 “白事红办”、更加严格的言论管控……这是当下新闻已死的未来,2020。
There is no excerpt because this is a protected post.